关灯
护眼

第九十五章名动长安城

    长安城里一片春意,撩人

    汉景帝在得到消息后,龙颜大悦,下令整个长安城免赋税一个月,他最近几年从未这么高兴过,他的太子如今就在这上郡肤施城中,为他打下了偌大的一块土地,这让他怎么能轻易平静心绪!

    虽然已经深夜才得到军中的消息,可这并不影响他的兴奋,立即下了命令即刻执行,在外敌面前如此扬眉吐气,刘彻的地位在他心中又拔高了不少。

    刘启本想独自入睡,不思其他,但快乐得与人分享,于是他去了椒房殿,各种折腾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得到恩惠的百姓们喜上眉梢,四处奔走相告,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突然给他们这么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拿还是要拿的,不然岂不是白费了陛下的一片好意,然后呢,各种猜测,当得不到结果的时候,人们总是喜欢胡思乱想。

    早朝马上就要到时间了,刘启此时才起了床,让皇后王娡为他宽衣,洗漱之后,便靠坐在床榻之上。

    虽然已经过去一夜,但刘启还是一副高兴的样子,看着正在梳妆的皇后,心中一动,起身走至近前,伸手接住了王娡的手,拿过她手里的梳子,笑道:“朕帮你吧!”

    接着便耐心的帮她梳妆了起来

    见陛下如此雅兴,王娡脸上染露红晕,媚声道:“陛下您昨晚告诉妾身的可都是真的?彻儿他真的立下这么大的功劳?

    哎,做娘的都希望儿子做的尽善尽美,可如今彻儿出息了,妾身反倒有些不敢相信了,叫陛下您看笑话了!”

    “看什么笑话,朕可懒得看你笑话,母慈子孝,你的教导让彻儿如此有出息,朕赏你还来不及呢!”刘启微笑道。

    “臣妾可记得清清楚楚,上次陛下为妾身梳头,是在彻儿满周岁的那一天,哈哈,两次都是因为彻儿,让我这皇后都觉得,我是依仗儿子才得此殊荣!”王娡看着铜镜中的刘启,轻笑道。

    刘启扁扁嘴道:“难道不是因为彻儿么?”

    “是是是,陛下说是就是……”王娡摇头苦笑道,虽是苦笑,心却是甜的似蜜一般。

    朝臣们多多少少也听说了陛下连夜下的旨意,对刘启嘴角含笑并不惊奇,他们猜测了一些让皇帝喜悦的事情,但很快又排除了,只好听听皇帝怎么说。

    未央宫前殿之上,刘启与众大臣行过朝礼后,脸上灿烂笑道:“朕昨夜传下的旨意,众卿家可都有所了解?”

    “臣等有所了解!”众臣齐声道。

    “田蚡,你来说说,你可知朕为什么如此高兴?”刘启又点了田蚡的名道。

    田蚡不敢驳了皇帝的面子,从朝臣中走了出来,朗声道:“臣一早就听说城内上下庆贺不已,百姓乐不开支,纷纷称赞陛上仁善无双,天子之风盈荡长安城……”

    “说重点!”刘启不由分说道。

    “臣以为,陛下此举与边塞战事大捷有关!栾布将军已出师了一段时间了,臣也知道陛下一直挂念着边塞大事,如果没猜错的话,陛下转忧为喜也会是因为这个了。”田蚡虽然本事不行,但分析能力还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刘启这才放声大笑,阿谀奉承的人也会有些小聪明,田蚡说的丝毫不差。

    指着小黄门手上拖盘上信函,刘启欣然道:“昨夜边塞传来消息,太子他不仅用计逼退几倍的匈奴大军,还与栾布老将军一同突袭匈奴,夺得河西一带,并成功击退了反扑的单于,你说朕该不该高兴?

    在朕的手上,我大汉增加了一块肥沃的土地,这是彻儿和三军将士给朕最大的捷报,这赋税免的真的很值!”

    大臣们不再淡定了,面色大变,兵者,国之重器也,征伐得利,这是足以举国欢庆的事情。

    纷纷交头接耳,小声地议论起来

    平时若是这般,刘启一定会很生气,但现在不同,听着朝臣们对太子他们的夸赞,他与有荣焉,皇帝也是人,他们也喜欢看到别人认同他的决策,例如改换太子,或者是任用老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