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32章 端阳节催婚事

    第二天,秦老将军夫妇果然亲自来了齐家道谢,还带上了金银器、首饰、药材之类的礼物。便是知道秦家家境殷实,可这如下聘一般的厚礼,齐老太爷哪肯接受,起身连连推拒。

    秦老夫人拉起良音的手,向齐老太爷道:“四姑娘救了我家孙女两回,救命之恩哪是这些俗物能衡量的。什么样的礼都贵不过齐四姑娘这个琴家的贵人。”

    推拒不了,良音带着秦家的厚礼回了薇风园。挑了几样东西差下人送到四个姐妹的房里,良音又把剩下的物件一一盘点入库。

    做好这些后,良音翻起了上个月的账本:新盘的铺子都有了起色,才这么些时日,三房的月进账比过去翻了一番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咱们姑娘总算有了些傍身钱。”青萝一边给良音上药,一边开心道。

    “平日就你最小心,现在也敢说这些话啦。”良音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“奴婢开心嘛。齐家就咱们姑娘什么都不置办,拿了什么用什么,回回采买都用作人情。”青萝小声说道。她管着薇风园的小账本,多少有些替主子心疼。

    “那青萝你又要心疼了,今日还得帮我买些东西回来。”

    良音想准备些香囊和五色丝,借着送东西的名义递个消息给小汤公子,将他约出来说婚约的事儿。

    没承想,青萝下午买回来的只有香料。

    “姑娘,今日买香囊可真是不合算。那绣花样子的小香囊比平日里足足贵了一钱,那花样还不如家中丫鬟们做的。也就三个香囊,咱们还是拿碎布料自己做吧。”青萝抱来绣花绷子说道。

    良音哪会这些,打五色丝还好,绣花这事良音是半点儿没学的。

    青萝看出良音的为难,又补充道:“不用姑娘动手的,我带着院子里的丫头绣,到晚上也就做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要什么花样?”青萝问道。

    “其中两个绣‘福’字搭兰草纹。”一个给良景,一个送去汤家。

    “至于我的那个……‘音’有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……我又是行四,就绣个‘徵’吧。”良音比划到。

    这么一比划,良音突然觉得有些熟悉——徵询的徵?巧合吗?

    良音打好了要给小汤公子的五色丝,坐在桌边瞧着几个丫鬟做香囊。

    “看着好像没有那么难,我想试试。”良音也拿起了个绣花绷子要自己动手做一个。

    “姑娘先试试绣小花,这个针法少。”青萝教良音起针。

    良音拿着绣花绷子折腾到了晚饭的时候,也只绣出了针脚稀疏、歪歪扭扭的一个花朵儿,花瓣还从六瓣被减少到了五瓣,茎叶更是没有耐心绣完……

    “算了算了,这个还是我戴吧!”良音气呼呼地往里头塞香料。

    用“盟友”为落款,良音写了纸条约小汤公子明日在护城河的状元亭一起看赛龙舟。

    良音吩咐松齐把纸条跟礼物一起送去汤家。

    待松齐走后,良音正打算拿着香囊去卧澜斋,却迎头碰上了良景。

    “哥哥?你怎么来了?”良音疑惑道。

    良景皱着眉头盯着良音脸上那道浅浅的伤口:“到屋里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进屋,还没来得及坐下,良景就问起汝峰山的事。

    “……我刚进府就听下人说……说你昨日去汝峰山上香,险些被山石给埋了?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良音原本就打算跟自家哥哥通个气儿,被问起也就把昨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。

    “你!”信息太多,良景一时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担心,“秦夫人简直胆大妄为!你也是!你一个姑娘家,别总好打抱不平……真是莽撞……”

    “平王和太傅知道了我的事,没关系吧?”不想接着挨训,良音赶紧转移话题。

    “他们不是会多嘴的人。倒是你,若不是被平王和太傅拦下,你真的有可能被守卫射杀!”良音反倒提醒了良景。

    “哥哥,总归我也是做了件好事嘛,别说我了。你看!我正准备给你去送香囊呢。”良音掏出香囊讨好道。

    良景只是拿起香囊打量着,半晌才道:“又不是你亲手做的,拿来讨什么好。”

    “香料是我亲手塞的……”良音没了底气。

    “明日一早家中拜祭先祖,你虔诚些。感谢祖宗保佑,才叫你福大命大躲过一劫。”良景板着脸道。

    齐家是在端阳节一早祭祖,大家拜祭过祖宗后,要一起在齐老太爷的院子里用饭。

    在兵营的良易也回来了,一家人聚得整整齐齐。

    “赶上大家都在,我把任务布置了。”饭吃到一半,齐老太爷放下筷子宣布道。

    大家听话停住了筷子,一脸疑惑地等着后文。

    “家中的孩子都到了要议亲的年纪,你们做父母的也该上些心。下个月四丫头就及笄了,别到时候她定婚期还要看你们的时间。”齐老太爷严肃道。

    公布婚约意味着宣布定亲,而通常迎亲的日子会在定亲后的百日内,可又没有妹妹在姐姐前头出嫁得先例。

    “父亲?这也太突然了吧。”齐二爷干笑道。

    “我这催得就是你。”齐老太爷不客气地说,“二丫头这样的品貌,在京中又是出了名的有才华,你们做父母的也不上心些她的婚事!若是你们不着急,就由我这个祖父豁出老脸帮她相看!”

    良晋已经十七,若是拖到明年,确实会不好说亲。

    二夫人听了这话,阴阳怪气道:“父亲,我这个做媳妇的可是出过力了。只不过,我找了好几家的儿郎都被屏香院给退了回来,可能是我这个母亲不够格做二丫头的主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