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十三章 夜宴

    于富田的身影微颤,怔怔的望着眼前身形健美,颇有几分风度的少年,依稀记得于昔随仙人离去的时候,这孩子频频回头,下巴挂着几滴眼滴,几度跑回来的场景。

    “昔儿,真的是……是你吗?”

    于昔上前,跪在地上,不停的磕头,低声道:“昔儿不孝,六年儿子才回来一趟!”

    于富田托起了他,没有怪他,两手重重的把着于昔的双肩,哽咽重复道:“知道回来,好,好啊!”

    妇人思念的儿子终于回来,她掩盖不住高兴,过来拉着于昔,仔细的看了看,抹了抹眼角,笑道:“孩他爹,你看昔儿现在多壮实,小的时候风一吹就倒咧。”

    于昔去处理尸首,于父坐在门槛上巴拉巴拉的抽着卷烟不知道想些什么,然后一声不吭的拿着榔头开始修理柴门,于母得知了侍女是和儿子一起来的,便拉着她去洗澡,换衣服。

    这女娃看样子是跌稻田里去了。

    于昔将尸体一具具的埋在山林之中。

    埋完尸体,晚霞挂在天边。

    于昔听到稻田那边侍女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,远远望去,见那女童也站在稻田沟渠边上尖叫。

    原来是爹在捞鱼。

    用一根竹条围成一个圈,沟渠另一边放一个特制的长形竹篮,这边将竹圈放在水下,有节奏的边踩边提竹圈,直至踩到竹篮位置,拿起竹篮,就成收获一些鱼虾和田蟹。

    于昔走过去,看着背篓里面的成品,知道爹这是下狠力了。

    吃晚饭的时候,于富田问他有没有偷东西,今天这些人是怎么回事,于父的话惹得于母不高兴,抢了于父的碗把他骂了一顿:

    “你看看你的德行,再看看昔儿,他会偷东西吗?小的时候,家里再穷,别人树上的石榴你见他偷过吗?”

    也不知道这孩子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,吃了多少苦。

    “爹娘,昔儿没事的,你们不必担心,现在孩儿已经是仙人了,寻常人不能把我怎么样的。”

    于昔夹了菜给于母,站起来把碗还给于父。

    这时候那个女童牵着一条土黄狗进了家里,她跑到厨房里抱了一个碗,搬着小凳子看了看于昔,扮个乖巧样子,坐下夹菜。

    “这是谁家的孩子?”于昔笑着问。

    “我是我家的孩子啊!”女童抱着碗,站在凳子上找鱼吃,侍女给她碗里夹了一条小鱼。

    “她叫泥娃儿,你二叔家的,家里……就剩下这娃和这土狗了,这娃犟的很,叫她搬来和我们住,她死活不愿意,每天都要回家睡。”

    于母看着泥娃,心疼道。

    “二叔……出了什么事吗?”于昔沉声问答。

    “两年前,留阳城城主去世,新任城主叫齐兆,他喜爱炼药,每月派人前往各处乡镇兜售他的灵液,你二叔见识多,知道那所谓的灵液就是药渣过了一遍的残水,他当然不肯买,后来城里来了一大帮人……”

    于父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么些年,每月来卖,一小瓶就是一百文铜钱,可苦了周边的乡镇了。”于母在堂前的桌子下面拿出了一瓶递给于昔看。

    于昔面目阴沉,这哪里是什么灵液,果如二叔所言,药渣混了一遍的废水,用处不大,一些有毒的药渣,甚至还会严重损害凡人的身体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之后三天,于昔拿着斧头上山,砍了一千多斤的木材堆放在家边上。

    穿着于母特意准备的麻衣,每到下午的时候就练习刀法,晚上又思索如何将法技巧妙的融合在自己的刀法之中。

    这三天,于昔已经彻底和泥娃儿混熟了,泥娃儿变成了一个跟屁虫,有事没事就喊着“于昔哥哥!”

    乡民也知道于富田修仙的儿子回来了,看热闹的,求仙丹治病的,攀亲的人一群群往家里挤,虽然于母忙不过来,开水倒到手软,但心里还是实打实的高兴。

    家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。

    之后半个月,于昔一直陪在父母身边。

    耕种,散步,说话和父亲讨论哪家姑娘模样正。

    临走前,于昔给于母一些适合调养身体的丹药,又把提前准备好的布料给了她,于母收管东西于昔是放心的。

    于昔带着侍女和于父于母挥别。

    送了五里多的路,他们站着望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,心想不知道这一别,再见会是什么时候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于昔再一次借用南木的形象,朝着留阳城的方向而去,半路上遇见几个拖着马车卖灵液的,想了想没有一巴掌拍死他们,而是绕过他们。

    侍女给酒壶里面灌满了水,渴了就喝上一小口,她现在特别喜欢自己的手,临走的时候于母送给她一双绣白色手套,她戴上,手上的两片胶疤就看不见了。

    留阳城中。

    “齐城主,今日较往常可有什么不同?”说话的是位山羊胡老者,他两眼有神,意有所指。

    “呵呵,端先生,今日我为您精挑细选了一批上上之姿的处女,还望先生……”齐兆在主位上不好意思道。

    “放心,明天就将那二品决赠予你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好!好!先生,那我去摆宴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